2022-08-25
個人檔案
姓 名:姚 益
入職時間:2017年2月
職 務:臨海工業(yè)園
燃氣管件車間車間主任助理
樹高千尺,貴在根深,樹扎根是為了向上生長,人扎根是為了變得強大。一個人要想走得遠、站得高,就要“深扎根”,只有夯實基礎,才能蹄疾步穩(wěn)。
初遇偉星 理想萌芽
2017年2月,我作為“大學生下基層”的一員,加入臨海工業(yè)園,在燃氣管件車間開始向下扎根。實習期,陌生的工作環(huán)境、全新的產品知識、緊湊的工作安排,讓我無所適從,變得迷茫而停滯不前。好在有領導和同事的關心,我及時調整心態(tài),通過找不足,補差距,不斷鞭策自己。我告訴自己,既然下定決心要沉在一線,就要踏踏實實練就一身本領,干出一番事業(yè)。
為加快融入團隊,更熟練地掌握各道工序,我報名參加車間的“多能工培養(yǎng)項目”。本著“多一門技藝,多一份機會”的思路,我開始跟著師傅學習設備知識、品控要點、操作原理,平時一有機會,我就請教班組長和技術主管注塑、電熔調試技巧,像一塊海綿,不知疲倦地吸收著新鮮的知識,在這樣的努力下我先后熟練掌握了注塑和電熔生產工作。與此同時,我給自己制定了一系列學習提升計劃和目標,力爭上游。我相信勤能補拙,如果調試技能跟不上,那就加班加點記筆記,多問多聽多請教,消化困難點。我不放過每次實操的機會,通過優(yōu)化內外作業(yè)時間和由內轉外的準備作業(yè),一次一次縮短換模調試時間,每當調試出合格燃氣產品時,心中的喜悅油然而生......功夫不負有心人,我最終在車間多能工評定中成為車間的四級多能工。
向下扎根 積淀成長
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!
2018年8月,在領導同事的認可和鼓勵下,我開始擔任丙組代班組長,全面負責注塑、電熔班組日常管理工作。獨立帶班前期,為更快掌握班組管理業(yè)務,我虛心向有經驗的班組長請教,熟悉團隊間成員,凡事沖在第一位,如同一名“救火隊長”。一段時間后,我明顯感受到心有余而力不足,班組職責模糊、效率偏低、員工思想工作難落實等問題導致加班成為常態(tài)。車間領導及時發(fā)現問題,和我一起分析現狀、引導,提出若干點看法和建議,讓我思路變得清晰,也有了一定方向和目標。
在和領導交流后,我用了兩個方法,使工作開展順暢,班組進入良性競爭。一是通過樹立標桿,進行優(yōu)秀工作經驗分享和復制,再通過培訓和指導糾正,將這種能力和方法復制到團隊身上,從而達到提升的效果。二是建立及時激勵和流程、制度。預防比救火更重要,通過園區(qū)培訓學習到的4M1E來完成現場管理的生產六指標(QCDSMP),對班組人員現狀盤點分析,針對短板進行提升學習計劃;完善制定班組規(guī)章制度和各工作工作流程,做到以身作則、公平公正、獎懲分明。
同時,我將“車間班組季度考核第一名”作為短期目標,在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下,在我擔任班組長期間,共4次獲得車間季度優(yōu)秀班組榮譽。
向上開花 敢于冒尖
時間如同握不住的流沙,悄然間從指縫流走。
2020年6月,園區(qū)成立燃氣分廠,隨著分廠及車間組織架構的調整,我被提拔為生產主管,面對突如其來的機遇和挑戰(zhàn),我告訴自己這是再一次挑戰(zhàn)“舒適圈”的機會。
經過十天的工作交接,我正式上崗生產管理崗位,角色的轉變使我明白時間管理的重要性。我開始合理安排事務,通過時間管理四象限,事情分輕重緩急,將更多的精力花費在重要不緊急上,將緊急不重要的適當授權做。除本職工作外,還積極參加了團委組織的競聘納新會,擔任團委社聯(lián)部副部長和團支部委員,在這個青年的聚集地和成長平臺,我的能力再次得到了鍛煉和檢驗,也讓我在實踐實戰(zhàn)中更有擔當和勇氣。我也慢慢地懂得:要敢于嘗試、勇于承擔、多“跑腿”多溝通!每當遇到新問題,我都會到現場中去,因為“現場有神明,答案在現場”。和車間員工多交流,汲取反饋的問題,和領導多溝通匯報、多借力,這也讓我更好地適應新崗位帶來的壓力。
初心不改 賡續(xù)前行
2021年園區(qū)組織干部競聘會,本著那份初心和堅定,我成功通過競聘和骨干轉升培訓,晉升燃氣管件車間主任助理。站在轉型的新起點,我將再一次燃起工作和學習的激情,并懷著空杯的心態(tài)不斷地鍛煉并夯實自己,因為我深知自身還有諸多不足,唯有初心不變、虛心好學,敢于迎接新挑戰(zhàn),才能不斷地塑造更好的自己。
在偉星的春夏秋冬,我既感到溫暖,又覺得充實。作為新時代的偉星新青年,當奔涌不止,趁著大好青春乘風破浪,讓自己揮灑的每一滴汗水都有價值,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揮灑在這片土地每一個角落。